賞析
來源:
香港佳士得 二〇〇〇年四月三十日 拍品 569號
參考:
乾隆皇帝對扳指製作非常重視,除了對傳統騎射的維護並且也是賞玩珍品,頌揚玉的廉潔品德如君子。乾隆皇帝將詩句、吉祥語和圖案鐫刻在扳指上是前朝所未見。皇帝對扳指的推崇,帶動了皇親貴族佩戴扳指的時尚潮流。所以精緻扳指不僅蘊藏玉的永恆文化,乾隆時期玉雕的登峰造極、乾隆皇帝詩文的造詣、為君之道等,在在顯示不只是騎射的佩飾,更是集滿漢文化,藝術、文學、哲理思想於一身的重要歷史珍寶。
〈吉祥如意〉為宮廷常用吉祥語,常見於瓷器、玉器、金銀器、屏風等。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所藏玉如意的握柄上鐫刻〈吉祥如意〉四字。請參閱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95年《吉祥如意文物特展圖錄》28頁。
香港佳士得 二〇〇〇年四月三十日 拍品 569號
參考:
乾隆皇帝對扳指製作非常重視,除了對傳統騎射的維護並且也是賞玩珍品,頌揚玉的廉潔品德如君子。乾隆皇帝將詩句、吉祥語和圖案鐫刻在扳指上是前朝所未見。皇帝對扳指的推崇,帶動了皇親貴族佩戴扳指的時尚潮流。所以精緻扳指不僅蘊藏玉的永恆文化,乾隆時期玉雕的登峰造極、乾隆皇帝詩文的造詣、為君之道等,在在顯示不只是騎射的佩飾,更是集滿漢文化,藝術、文學、哲理思想於一身的重要歷史珍寶。
〈吉祥如意〉為宮廷常用吉祥語,常見於瓷器、玉器、金銀器、屏風等。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所藏玉如意的握柄上鐫刻〈吉祥如意〉四字。請參閱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95年《吉祥如意文物特展圖錄》2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