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6
清乾隆 秋香色緙絲十二章紋吉服袍

吉服袍俗稱龍袍。清代龍袍中緙絲是絲質龍袍中等級最高的。緙絲自宋元以來一直是皇家御用織物之一。因織造過程極其細致複雜,成本高昂,常有“一寸緙絲一寸金”和“織中之聖”的美名。這件吉服袍的工藝緙絲加金,它以秋香色緙絲為地,以捻金線緙金龍九條,五彩絲線緙祥雲、飛蝠、十二章、海水江崖、八寶立水。整件作品色澤雅致,皇氣十足。金絲龍紋生動有力。五彩祥雲特意突出了力度以襯托遊龍及平水立水的流暢。

預估價
800,000 - 1,200,000
3,077,000 - 4,615,000
103,200 - 154,800
成交價
840,000
3,230,769
108,387

羅芙奧香港2013秋季拍賣會

816

清乾隆 秋香色緙絲十二章紋吉服袍


Please Enter Your Questions.

Wrong Email.

賞析
參考:
1. 黃能馥 陳娟娟著《中國龍袍》一書封面
2. 雍正御製龍袍料照片
3. 香港蘇富比 2013年秋拍lot.3088 十八世紀御製香色緙絲金龍紋吉服袍
4.《乾隆帝的文化大業》台北故宮博物院2012年版 第16-17頁
5.《十全乾隆》台北故宮博物院 2012年 封面

傳說從舜時開始,就有“十二章”之制。 按漢代大儒孔安國的說法,十二章就是十二種圖案即:日、月、星辰、山、龍、華蟲、藻、火、粉、米、黼、黻。是天子德行的象徵。漢鄭玄注《周禮》中亦稱十二章“此古天子冕服”。幾千年來,中國歴代皇帝的服飾都或多或少使用了十二章紋。明代,十二章紋成了大明皇帝獨享的皇權標誌。

十二章紋在清初順治和康熙兩朝皇帝的服裝上未見使用。在滿族統治者看來,堅持服飾上的民族特點乃是“立國之經”,是關係到清朝生死存亡的大事,是萬萬不可改變的。一旦發現服飾上有違祖訓、不守舊制的情況,均要嚴格查處。十八世紀初,在漢學教育中長大的雍正皇帝,開始接受了十二章紋是最高皇權的象徵。所以北京故宮

FOLLOW US.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