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朱砂 No. 3

1995年

油彩 画布

200 x 235 cm

签名画背:Vermillon de Chine No. 3,
Yan Pei Ming 95

预估价
28,000,000 - 42,000,000
6,608,400 - 9,912,700
847,700 - 1,271,600
成交价
45,400,000
10,958,243
1,407,097

羅芙奧台北2007秋季拍卖会

156

严培明 (中国, 1960 年生)

中国的朱砂 No. 3


Please Enter Your Questions.

Wrong Email.

来源:


杜杭.德塞画廊,巴黎

私人收藏,法国

展览:


法兰西学院梅第奇宫,义大利罗马,1998

赏析:
严培明1960年生于上海,1981年移居法国第戎市。1981至1986年就读于法国第戎国立美术学院。1988至1989年在法国巴黎造型艺术高级研究院学习。1993至1994年赴意大利罗马法兰西学院学习。1995年至今为法国第戎国立美术学院教授。严培明的作品在欧洲广为藏家所追捧,在伦敦佳士得拍卖会上,其单幅作品售价已高达百万美元。严培明是继赵无极、陈箴之后第三位有作品被法国庞毕度中心收藏的华裔艺术家。在2005年的巴塞尔艺术博览会上,同时有五家欧洲顶级画廊在推荐他的作品。他也一直被认为是国际上最富有表现力的华裔油画家之一。他的展览遍布欧洲重要的美术馆和博物馆,而且常常成为引发激烈讨论的社会公共话题。

艺术生涯始于法国

严培明少年时正值文革,这个不爱说话的男孩在充斥着整个城市的标语大字报和动荡的气息之中开始了画画,他画工农兵、领袖和英雄形象,有时甚至照着"大字报"画"反革命分子"像,"我们很闲,也不用上学,所以我就每天画画,我从小就喜欢这个"。读中学时严培明开始认真开始考虑走绘画这条路,并打算成为一名专业画家。之后他报考了上海工艺美术学校却未被录取,严培明倍感失望和沮丧。1980年在定居法国的亲友的帮助下,严培明去了法国,法国给了严培明新的机会。

在法国初期的生活,严培明过得艰辛而充实, 他努力学习法语,白天学习绘画,晚上到一家餐馆打工,就这样坚持了8年, 终于在1989年从第戎国立美术学院取得学位。严培明说他大部分绘画知识其实都来源于自己在国内的学习,"我的根在中国",他是在国内学会如何画画的,法国教给他的是一些绘画技巧和思考及生活的能力。

1990年,严培明首次参加"巴黎艺术联展"便引起了公众的注目。1991年又与谷文达、陈箴、黄永砅及蔡国强一起参加了由侯瀚如在巴黎庞毕度中心策展的展览。那次展览后,也就是在严培明法国生活的第11年,他第一次回了国。此后严培明先后举办了众多个展,其国际影响力也日益剧增。其中包括1996年"国际风景"展(法国第戎),"来自索维托的面孔—21张儿童肖像"(法国索维托);1997"死与生"(法国多尔),"隐形人"(美国檀香山);1998"显形人、隐形人" (瑞士日内瓦);1999年"108个孩子的肖像"(法国马孔),"隐形菩萨" (比利时布鲁塞尔);2000年"孩子和陌生人"(法国蒙大利罗马),"自画像"(英国伦敦);2005年"严培明:献给我父亲,第戎—上海—广东"(上海美术馆、广东美术馆)。尤其作为在国内举办的首次个展,"献给我父亲,第戎—上海—广东"引起了巨大回响。

令人震撼的肖像油画令其蜚声欧洲

在艺术风格方面,严培明尤其崇拜毕卡索和德库宁,但他希望发展自己的绘画风格和方式,"我想避免跟他们(毕加索和德库宁)的创作雷同,因此80年代我开始就用黑白两种颜色创作"。他早期的作品都是大幅的黑白肖像画,像伴随其成长的文革时期的大字报。当20世纪80年代艺术家们纷纷成立社团,发起艺术运动时,严培明却在以一种更个性化的方式创造自己的风格和技巧。他早期的大多数作品现仍然存放在法国的一个仓库里。那时他创作的主要是一些头像,背景显得不那么重要,而如今他这种手法依然没有改变。

严培明的肖像油画恢复了绘画的直接性,以咄咄逼人的姿态和公众展开挑战性对话。严培明从1987年开始画毛泽东的巨幅头像,1991年其在法国的首个个展"通过他的历史,我的故事刚刚开始",借助一个无所不在、无人不知的领袖偶像来引出自我。在严培明的成名之作中,毛泽东的肖像恰恰是一件重要的作品。严培明把文革记忆通过一种特别的方式呈现出来,或者说他的肖像本身以及巨幅和特别的用笔方式,都隐含着文革的语言方式—一种暴力或者力量的感觉,因此其作品的新鲜和刺激对欧洲人是没有的过的。

严培明所画李小龙肖像对法国美术界而言是一种刺激性体验。1993年,严培明获得了罗马大奖,这个奖项由法国政府设立,在艺术史上赫赫有名,普桑、戴维、安格尔、德彪西和柏辽兹都曾得过此奖,严培明因此有机会去罗马法兰西学院梅第奇宫研修一年,《水浒传108 条好汉》创作于此时期。在此后的肖像创作中,严培明越来越把题材拓展到了社会问题,为卑微者造像便是充分的体现,那些在发达体制化社会中一无所有的小人物—移民、残疾人、妓女、小偷和流浪儿等成为了其创作的重要对象,这也是艺术家对社会、底层小人物对社会的发问。

在严培明作品中,不管是伟人、亲人朋友、自画像或者卑微的小人物,无一例外都是尺幅巨大,气势撼人,他让卑微者成为巨人,使得作品超越了绘画领域,转化成为一种透视批判社会的公共媒体。他以特别设计的程序化手法,对一些早已熟悉的历史事件和取材自日常生活的相片与报章杂志的信息加以描绘,略带嘲弄与暧昧姿态的语言仿佛与历史调侃,并力求摆脱绘画传统、普遍法则对艺术创作的概念束缚,以追求一种更自由无拘的创作方式的实践。

严培明说过,正是因为觉得自己的卑微,所以画面才引人注目地巨大,这是一个小人物希望变成巨人的幻想。他追求的是用最简单的材料达到最大的效果。当严培明的作品咄咄逼人地出现在展厅时,足以和摄影、装置相抗衡,令观者过目不忘。题材和尺幅只是部分因素,更重要的是,他把绘画变成了一种行为艺术。他作画的过程像是一场搏斗,他不是在描绘、涂抹或挥洒,他舞动着长刷子直接攻击画布、铿锵作响,颜料飞溅。在这一点上有时会让我想到唐代张璪的"毫飞墨喷,捽掌如裂,离合惝恍,忽生怪状"和美国抽象表现主义大师波洛克在画布上的滴溅泼洒,和他们强调主观的流露和绘画的自动性不同,严培明更强调对运动过程的掌握和一种极限表达的可能性。他蓄意制造作品和绘画规范之间的张力,颠覆我们已有的关于架上绘画的知识和直觉。他以极快的速度完成一张大画,在塑造形象的同时解构形象,在偶像崇拜和偶像攻击之间游离。他用单色绘画的方式在强化纯粹性的同时也部分消解了绘画的语言难题,把画室中的架上绘画创作变成了公众性的艺术行动计划。

在大幅肖像油画中,严培明运用了巨大画笔的技法及独特的风格,作品画面近看显得凌乱,而从远处看时,却总能使人震惊并引发情感上的共鸣。策展人侯瀚如这样评价:"严培明肯定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坚定最不妥协的画家之一。看严培明那些强有力的作品,你能充分感受到一种紧张和冲突的力量,意识到艺术与人生的密不可分。"严培明的作品中流露了浓厚的矛盾和危机感,同时也隐喻着人甚至宇宙、生命的虚无。他的风格、手法与西方绘画迥异,在油画创作中首创了类似中国书法中草书般的笔触,流露出对传统、规范的恣意颠覆以及自由无拘的创作精神。

墙外开花墙内香

就国内的知名度来讲,严培明好像不及张晓刚、王广义、方力钧、岳敏君等人,众多知名理论家分析,这多半是因为严培明从青年时代起的整个职业生涯都在海外发展,从1980年起就定居法国,中国当代艺术经历了近30年的发展中,严培明并没有参与其中。他在欧洲"沉默"地创作了一大批油画作品,其中大部分是肖像艺术,他也不断地尝试去揭示主题物件后面的人性。如著名国际策展人侯瀚如所言:"严培明的艺术生涯基本上始于西方,他那独特的绘画在当令西方艺术界已颇受瞩目,尤其是在一个绘画作为一种艺术规范或意识形态的载体面临解体的时代。其实,他对绘画的坚持,更多地是出与对人的兴趣,而不是对材料的固执。绘画,尤其是肖像的直接性,提供了与现实中各种人直接接触的途径,每一次创作都是一次这样的机会。"

在国际舞台上,严培明应当属于包括蔡国强、徐冰、黄永砯、谷文达、王克平等海外军团的一份子,这群艺术家把中国当代艺术的理念提升到了既在国际舞台上,严培明应当属于包括蔡国强、徐冰、黄永砯、谷文达、王克平等海外军团的一份子,这群艺术家把中国当代艺术的理念提升到了既是现代的又是中国的水平。如严培明自己所言,"我的标准是定在最顶峰的,受全世界公认,成为全世界有影响的艺术家。我现在的感觉是还没有进场踢球,还在坐冷板凳;我的路还没有开始,还在做准备工作。"


FOLLOW US.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