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1. 72

1972年

油彩 画布

65 x 81 cm

签名右下:无极ZAO
签名画背:ZAO WOU-KI 11.1.72

预估价
11,000,000 - 18,000,000
2,596,200 - 4,248,300
333,000 - 545,000
成交价
12,360,000
2,983,345
383,078

羅芙奧台北2007秋季拍卖会

077

赵无极 (华裔法籍, 1920 - 2013)

11. 1. 72


Please Enter Your Questions.

Wrong Email.

赏析:
1972年3月10日赵无极的妻子美琴(May)永远地离开人间,得年仅仅41岁,她也是一位优秀的艺术家,擅长雕塑创作,在画家一生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从香港的邂逅到香消玉殒于巴黎,美琴陪伴画家虽仅14个年头,但她了解赵无极的画,见证他的艺术成就起飞与发光。直到今日,数十年过去,赵无极总不忘在展览或画集里缅怀她,题献给这位芳华早逝的缪思。

"我一见她就爱上她了,她姣好的五官,带着一种既娇柔又忧俋的气质,强烈的吸引我。美琴是中国南方人,一直住在香港,不大会说英文,只会说几个字,当然也不会说法文,她是电影演员,不甚起劲地拍过几部片子,很吃力的抚养两个子女,我没有花多大气力就说服她辞去工作,放下一切,跟我到巴黎去,我们觉得,只要两个人相爱,一切都不是问题。"

"...美琴的美丽,有如明星的灿亮,同时她又有在忧患中成长的一份超越年龄的成熟。她聪慧,却始终保持一种少女的清纯。"(参阅赵无极、梵思娃着、刘俐译《赵无极自画像》,艺术家出版社,台北,1992初版)赵无极的自传里回忆起两人相识的起初,这段姻缘为他后来的艺术起了重大影响。从香港回来时,很多朋友一度以为他失踪了,放弃绘画,但他回来了,带着爱情重新投入工作,开启一个新的阶段,进入抒情抽象绘画的阶段。

巴黎庞毕度中心收藏有几幅赵无极的油画及水墨画作,其中最重要的一幅藏品即是《10.9.1972 纪念美琴》,它是赵无极痛失挚爱后所完成的一幅巨大油画。对妻子的追忆凝成一片黄色大地,黑暗遮蔽了,远处跃动的光仍带来一丝希望。失去妻子后,他逃离巴黎,回到故乡中国,见到暌违24年的母亲。飘浪出走,有时不得不然,但旅行也是艺术家充电的方式,当时他必须离开,再重新找回平静。美琴的出现,为艺术家的绘画展开一个新局,随着美琴的逝去,也意谓着一种赵无极风格的结束。

多位艺评家皆认为,1973年起赵无极进入另一个艺术阶段,在此我们也可说美琴的病逝,成为赵无极绘画阶段的分野。中国艺术史学者邢晓舟指出:1960年代至1970年代初期是赵无极的一个绘画阶段,这一时期的作品往往采黑、褐等冷色调笔触,激烈充满力度,画面极富运动感,在那里有画家个人难以平复的种种感情纠葛。1970年代之后,油画、色彩多有艳丽的明亮,更加重视空间光线的追求,具有风景意味,进入另一个新的艺术旅程。(参阅邢晓舟,'赵无极艺术历程寻踪',《赵无极绘画六十年回顾》画册,上海博物馆,1998)

美琴罹病十年,这十年对艺术家而言犹如梦境般的纠结缠绕,1972年随着美琴的殒落亦戛然而止。赵无极在自传提起,美琴的忧郁症带给他莫大压力,往往需藉由交际、饮酒寻求解忧,医生、朋友戏称他是"赵威士忌"(Zao Whisky)。尽管万般焦虑神伤,但矛盾地,那段时间却也是让他感到幸福的日子,他们曾携手一起愉快的旅行,一起沈浸在无忧无虑的爱恋里。

作品《11.1.72》 是画家在美琴病逝前两个月所完成的一幅油画,当时他的创作以墨色画和尺幅较小的油画为主。他自言在美琴病重期间一直没有停笔,画室成为一个安静的港湾,他在大片的空白里找到停泊角落,在大块的色彩里重新获得安宁和清静。《11.1.72》 作品里蕴藏着画家私密的符码及情愫,精粹张力中散发出一股凝练、神秘的诗意,主题集中在画面下缘,细微的色彩变化无限。荒寒苍茫的天际、粉紫色晕染,流露出温柔典雅特质;大笔刷画恍若河海翻浪,敏感细碎的线条,交错出溢出画面的尖锐颤音,依恋难解的思绪融入自然山水,虽是抽象的形式,在画家重拾中国毛笔之后,更加融入东方的意境。

台湾画家兼作家楚戈曾指陈出赵无极的色彩特点:"他的每一幅作品色彩上都有主调,每一作品主要的调子绝无原色,而以相近的色彩烘托层次,虽是油彩但涂抹之间多富渲染的趣味,把油彩锤炼成水墨一般的中间性的调子,是西方画家所难以企及的一项成就,其色彩的含蓄处深得东方水墨哲理之三昧,但色感的丰又是真正的水墨所不能梦想的。"(参阅楚戈,'自然之真相'一文,收录于袁德星编《赵无极画册》,版画家画廊展览目录,源成出版有限公司,台北,1980)

赵无极在 1971年重新拾起毛笔画,过去他认为太过简单,避免流于中国风的绘画形式,其实逐渐带给他安定的力量。《11.1.72》 属于赵无极1960年代至1970年代初期阶段的尾声之作,颤动的线条依旧,但已不若以往急促、压抑,重温中国水墨之后,留白逐渐开阔,此画也彷佛预告着美琴的即将离去,1970年代中期后崭新阶段隐隐开展。


FOLLOW US.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