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析
編鐘是中國傳統的古老打擊樂器,由青銅鑄成,清初統一編鐘的大小,以鐘璧的厚薄和重量來調節高低音調,有異於前朝以小鐘發高音,大鐘發低音的做法,而鐘壁與音調的規律,依《清會典圖》所記,發音最低的「倍夷則」重達清秤一百八十兩,發音最高的「應鍾」則達三百八十兩,差別逾二倍之多,編鐘是古代統治者專用的樂器,通常與編磬組合使用,是社會階級和國家權利的象徵,只有在天子、諸侯行禮作樂時方能使用,即所謂「鐘鳴鼎食」的意思。
814
清乾隆 御製銅交龍鈕雲龍紋編鐘
|
編鐘圓體中空,腰部外鼓,歛口齊平,鐘頂飾交龍鈕,兩龍相背,交泰拱起成孔,用於穿帶。兩道弦紋將鐘體分為三層,上層滿飾朵雲紋,中層主體飾以雙龍戲珠再輔以朵雲紋及海水波濤,飛龍爪握火焰寶珠,張口露齒,有騰雲架霧之動感,作工精細,莊嚴威武,彰顯帝王,尊貴之象。鐘頂的交龍鈕及鐘腹的飛龍均鑄雕精到,龍首五官及龍身麟片均至為細緻,睜眼張口的神態和龍爪的犀利,格外威嚴傳神。 |
預估價
3,000,000 - 4,000,000 1,153,800 - 1,538,500 387,100 - 516,100
|
成交價 3,120,000
12,000,000
402,58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