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

1953年

油彩 画布

53 x 65 cm

签名左下:继春 一九五三年

预估价
15,000,000 - 20,000,000
3,571,400 - 4,761,900
457,300 - 609,800
成交价
16,840,000
3,982,029
509,917

羅芙奧台北2007春季拍卖会

056

廖继春 (台湾, 1902 - 1976)

淡水


Please Enter Your Questions.

Wrong Email.

图录:


《台湾前辈画家的藏宝图》,尊彩艺术中心,台北,1998,彩色图版,页18-19

赏析:

廖继春最引人称颂的绘画风格就是色彩的表现,美术史学者以"色彩的魔术师"来赞扬廖继春的绘画。画家曾经说过他的色彩是骗人的,不忠于自然的。此无异于颠覆中国绘画师法自然的固有传统,而服膺西方野兽派、表现主义的美学观念。他随心所欲的赋予景物主观的色彩,却能够让变化万千的色彩互相调和,同时追求造型的自由,产生愉悦的感受。

对于色彩与造型运用,廖继春有其看法,他曾说:"我利用简洁强烈的色彩,以对比和强调来赋予更多的色感,同时在线条的构成中注意造形的趣味。不是写某一个时间内的印象,而是把希望表现的色彩表现出来。"(参阅林惺岳,《跨越时代鸿沟的彩虹──记廖继春的绘画生涯》,《廖继春画集》,国泰美术馆,台北,1981年3月出版,页230-231)

从50年代跨入60年代,廖继春稳然渡过了低潮,再度把灵敏的视觉感受性,投向户外自然与人文的辽阔天地。持续推展他的"变形与夸张"的写生技巧。他的潜在天赋──色彩的敏感,随着心情变得开朗,迎春花蕾的绽放开来,又变得更为大胆而奔放,在浓度的对比中,调和出亚热带特有的怡人芬芳。廖继春喜爱描写山光水色,尤其是河、港的风景。对于水景的描写早缘起于1950年代的大量淡水写生。

1960年代从欧美考察回国,途中见闻大开眼界,美国抽象画的风潮以及欧洲文明,皆使廖继春的内心受到极大的憾动。1960-1970 年代廖继春的绘画创作达到巅峰。尤其见识到威尼斯的水色天光,舟楫穿梭水间的繁忙景象,自由和谐的创作气氛,使得他回到台湾以后,将接收到的刺激,转化为推动的力量,快速地找到自己的方法。无论淡水、爱河、威尼斯、野柳,或生命最后一站的东港,这些以水闻名的名胜景点,在他的笔下呈现出一种近似的缤纷、活泼的气氛。而包括野柳在内等晚期的代表作,可谓是画家纯熟富丽的艺术结晶,透露出人生历尽沧桑之后,心灵超越现实,回归纯真。因此,每个景点在绘画中已经去除了国别、疆域的差异,超越了文化的冲突,呈现在观者眼前的是画家心中的一处世外桃源。

此幅1953年创作的《淡水》是早期经典作品之一,在淡水高岗上遥望白楼,右下角的路端是淡水教堂,白楼和教堂是欧洲式的建筑,山脚下的民宅是闽式人家,中间还夹杂着日本宅舍,早期的淡水就是如此奇特的建筑组合。


FOLLOW US.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