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的組織之十九

1971年

墨彩 拼貼 紙本

154 x 77.5 cm

簽名右下:劉國松 一九七一
鈐印右下:劉國松

預估價
7,000,000 - 8,000,000
1,799,000 - 2,057,000
230,200 - 263,100
成交價
7,800,000
1,979,695
253,000
業務與狀況諮詢


羅芙奧台北2018秋季拍賣會

213

劉國松 (台灣, 1932 年生)

距離的組織之十九


Please Enter Your Questions.

Wrong Email.



圖錄:
《劉國松研究》,國立歷史博物館,台北,1996,彩色圖版,頁 171
《劉國松 : 創作回顧》,瀚雅軒,香港,2005,彩色圖版,頁 2

賞析:
「現代水墨畫之父」劉國松,早在上世紀60年代,就積極宣導創新現代中國水墨畫,提出「中國畫的現代化」的訴求,致力創建「東方畫系的新傳統」,在傳統水墨上展開大刀闊斧的革新。自1956年成立五月畫會以來,劉氏持續開創新技法和繪畫題材,將中國傳統山水畫的特色及宇宙觀與西方繪畫的抽象概念作了完美的融合,開創出一種嶄新的、形而上的現代水墨山水畫。受西方1950年代抽象表現主義和1960年代中後期的幾何抽象繪畫影響,劉國松巧妙運用西式構圖,結合拓墨、抽筋、水拓或拼貼等不同技巧,營造出具超現實畫面感之抽象表現山水。

劉國松1960年代末、1970年代初所創作的一系列太空畫,可謂東方美術史上一個全新而獨樹一幟的造型。1968年底,美國太空船登陸月球,拍下地球和月球弧形表面的照片,人類因此得以看見自月球上遙望的地球之真實樣貌。對於劉國松而言,這些新奇的畫面帶給他極大的創作靈感,因此,自1969至1973年四年間,他創作了四、五百幅以太空為主題的畫作,包含《地球何許?》、《不朽的月亮》、《子夜的太陽》、《月之蛻變》、《日之蛻變》、《組織的距離》、《月蝕》、《如來》、《日落印象》、《光環》、《佛光圖》、《陰陽圖》及《一個東西南北人》等多個系列作品。

此幅《組織的距離之十九》完成於1971年,採ㄧ弧多圓之架構,兩段式構圖中,上半部為拼貼而成的理性幾何色塊組合,綠色的背景中呈現ㄧ大一小紅、藍色的圓形意象,設色鮮明對比生動,極具現代設計造型感;而下半部弧內則帶出具傳統書畫筆觸的蒼茫意境,黃底上可見狂草筆法之抒情山水,以抽去紙筋後所留下的白色紋理表現地表的山河肌理。觀看本件作品,觀者彷彿進入畫家自由消遙的遼闊心界,感受那臨空俯瞰萬物之氣勢和宇宙之浩瀚無垠。劉氏太空畫將傳統山水畫的範圍擴大至宇宙風景,在思想上,其本質在於藝術家對人類與宇宙間關係的思考和種種哲學詰問;技法上,劉氏則秉持中西合璧的信念,認為「我們既非古時之中國人,亦非現代的西洋人,我們既非生活在宋元的社會,亦非生活在歐美的環境。我們抄襲中國古畫是作偽,畫西洋現代化又何嘗不是?模仿西洋新的並不能代替模仿中國舊的。」縱然借鑑西方繪畫技法在形式上翻出新意,劉國松的繪畫在精神上仍是承接傳統的。他乃是以一
種超越中西藩籬的藝術語彙來描繪大自然的氣勢與張力,傳達中國傳統畫家對日月山川之情懷。

劉國松以其創新、叛逆的畫風以及科學家式的實驗精神,成為兩岸三地藝壇中傳奇性人物。綜觀其藝術歷程,從最早60年代起的拓墨法、紙筋法,到70年代中期的水拓法,再到從80年代中後期持續至今的漬墨法,劉氏不斷在繪畫技法和形式上推陳出新。「藝術的本質是創造,創造的基石在理論,理論的泉源靠思想。」深知這點,劉氏時時警惕自己勿以抄襲模仿代替創造,他所倡導的現代國畫,是個人化的藝術語彙和與時俱進的創作風格,在破除傳統的筆墨中,提煉出適宜當代的中國繪畫。劉國松的藝術觀念及創作力經由著作、展覽、演說、教學等途徑,影響力日漸擴大,並受到學者、藝評家、收藏家等各界的推崇與好評。東西方各大美術、博物館共八十餘所皆先後收藏他的作品。觀察其近年拍賣成交行情趨勢,實為繼趙無極、朱德群之後,不可錯過之收藏標的。

FOLLOW US.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