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中牡丹

1950年代

油彩 纤维板

92 x 75 cm

签名右下:玉 SANYU

预估价
20,000,000 - 30,000,000
5,181,000 - 7,772,000
664,200 - 996,300
成交价
27,600,000
7,187,500
919,387
业务与状况谘询


羅芙奧2017秋季拍卖会

323

常玉 (华裔法籍, 1901 - 1966)

盆中牡丹


Please Enter Your Questions.

Wrong Email.

来源:
尚.克劳德.希耶戴,巴黎
私人收藏,亚洲

附尚.克劳德.希耶戴开立之原作保证书

赏析:
常玉或许更像诗,像一种晶莹的绝句
纯粹到只能参悟,而不是考证,也不是字斟句酌的解读 -蒋勋

二十世纪初,中国孕育了才华洋溢的青年常玉,而年届二十的青年常玉,在1921年来到人文荟萃的法国巴黎,一座契合他不羁灵魂、绝世才情的城市。从此,巴黎承载了常玉的潇洒与孤独,迎接他回馈这世界的一张张晶莹如朝露、璀灿亦高洁的纯净画作。

不同于同时期来到巴黎求艺的其他华人艺术家如徐悲鸿与林风眠,常玉既不怀着艺术报国的伟大理想,与生俱来的优越自信也让他无需背负「迎头赶上西方先进」的心理压力,他以全副的身心拥抱花都的生活,沉浸在自由激荡的文化氛围里,亦享受着雅致的生活情调与浓烈的爱情。或许正是这样的没有包袱,初到巴黎时舍正统学而就体制外大茅屋画院的常玉,自1920年代末绽放出绝世的才情,1930年代惊艳巴黎艺坛。他的绘画既呼应西方现代主义式的精妙简约,亦流露东方文人精神的空灵写意;他从不刻意追求「中西合壁」,反而自然而然地让已然深入他灵魂里、分别来自欧洲与中国文化的精神元素高妙地互融转化,相甫相成,成就动人且难得的绝美境界,《盆中牡丹》即为此中极为优雅空灵之代表。

常玉1930年代以极简高雅的绘画风靡巴黎艺坛,他的画作造形精练而写意,用色极为简约,经常以三或四个色调即完成一幅画作,而其中特别喜爱乳白、灰黑、粉红,许多画作彩度极低,甚至淡得出奇,或是加入墨黑或深蓝以营造强烈的视觉对比,这段时间,常玉的才华备受推崇,来自于大哥常俊民的经济支持也让他不必仰赖画作的销售即得以悠游于繁华花都,然而,他笔下的世界依旧保持着优雅气质,甚至流露出一股驱近于孤高的清丽。牡丹富贵华美,颇能象征常玉贵公子的身份,但他50年代的《盆中牡丹》却一反妍丽缤纷,几近白色无彩,艺术家舍去牡丹丰厚的绿叶,仅仅留下三朵白牡丹绽放在粉橘色细劲的枝头,简洁的画面衬得牡丹极为出尘高贵,亦带着一丝孤独。

花卉,是常玉一生衷爱的题材,映照了他一生的至情至性。《盆中牡丹》正中枝干挺立昂扬,于顶端绽放风华;往右斜出的枝干在低处朝上转折,开出另一朵白花,往左斜出的分枝拉出张力,支撑这奋力朝上的转折。而主干约莫半高处又往左分出一枝,直接朝下弯折,开出一朵低头沉吟的花,内观而含蓄,而那惊险的转折,也展现了一种生命的韧性。常玉让白牡丹盛开在晶透的小玻璃盆中,我们不禁惊讶于这丰盛的优雅,竟从玻璃盆中一小截无根的枝干颤颤巍巍地绽放出不成比列的强大生命力。如同常玉此时期单纯淡雅的风格,《盆中牡丹》里,花卉与玻璃花盆的物象简约转化为写意的存在,立于无景深的空间背景之中,呼应马谛斯引领的野兽派风格,却在凝练精粹之际保有丰富的绘画性笔触,灵动优美的线条或许得益于年少时期随名文学家暨书法家赵熙习书画所奠定的基础,气韵生动,高雅而蓄满张力。画作色调虽然极淡,油彩在纤维板上却流动出极为丰富的层次,橘褐的枝干与粉灰的花朵迭加在粉白背景之上,底层又透出红褐色调的铺陈,东方式的幽微细腻,耐人寻味。

若将此画喻为一幅「浅绛着色」的水墨,那么常玉使用的也是极其雅致的淡墨,一切在影影绰绰中静静绽放天地间的生命律动。正如蒋勋曾言:「常玉或许更像诗,像一种晶莹的绝句,纯粹到只能参悟,而不是考证,也不是字斟句酌的解读。」《盆中牡丹》以明亮轻快的色彩,高度提炼的简洁,尽显繁华世界中,超然纯净的心灵。

FOLLOW US.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