躲雨的农民之二

1995年

油彩 画布

95 x 130 cm

签名右下:Luo zhong li 罗
签名画背:《躲雨的农民》之二 1995年 130 x 95 cm LUO zhong li 罗 LZL-123

预估价
12,000,000 - 18,000,000
3,061,000 - 4,592,000
394,100 - 591,100

羅芙奧台北2014秋季拍卖会

178

罗中立 (中国, 1948 年生)

躲雨的农民之二


Please Enter Your Questions.

Wrong Email.


图录:
《罗中立—西南的力量》,山艺术文教基金会,高雄,1996,彩色图版,页69

赏析:
儿时的理想 《父亲》的成功

对美术的兴趣,源自于从小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父亲是一位工厂的制图员,周末都会教罗中立兄弟四人画画,在他初中二年级那年,罗中立参加了一个在香港举办的国际儿童展览并获奖,获奖的成功更坚定了他将美术从爱好转换成一种理想。1979年《父亲》的出现,罗中立才三十岁,还是四川美术学院的学生,《父亲》这幅画获得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一等奖,给年轻罗中立带来了极大的荣誉,这坚定了罗中立一辈子要画他熟悉的大巴山农民的平凡生活,画他们的悲、欢、喜、怒、爱、憎、死。

留学的深造 视野的开阔

1984-1986年,罗中立赴比利时安特卫普皇家美术学院深造,他游历了欧美13个国家,参观了各个重要的博物馆和美术馆,也临摹了许多名作。罗中立很喜欢法国画家米勒(J.F. Millet)和比利时画家布鲁哲尔(P. Bruegel),他们都是表现农民生活的画家。他将这几位绘画大师对他潜移默化的影响融合在自己的生活经历与艺术情感中。

绘画语言风格的演变

第一阶段:继《父亲》之后,1982年罗中立完成了他的毕业创作《故乡组画》,描绘了大巴山区农民的一些日常生活场景,源自于他在农村画了大量的速写,如《吹喳喳》、《翻门坎》、《屋檐水》, 手法拙朴、色彩单纯、乡间气息浓厚,描绘这些山区农民自然流露出来的质朴情感。艺术表现手法上从超写实绘画风格走向了乡土写实绘画风格,这些早期创作在思维和观念上仍是一脉相承的,沿用了学院派的写实语言。

罗中立从乡土写实绘画风格进化到表现现实绘画风格,是他第二阶段的绘画风格,同时也是第一阶段的延续。进入了90年代,罗中立注重在个人语言、艺术风格的变化和发展,以及在艺术语言的实验上,探索一种既有当代文化特征,又能体现东方审美趣味的艺术风格。其绘画语言逐渐以写实转向变形和夸张,在他的笔下,出现了一幅幅夸张变形的大巴山农民形象、奔放自由的线条和色彩,描绘了大巴山农民之间,老人对小孩,男人和女人的一种相互关爱,普通却又朴实的情感,这个时期作品的造型语言厚重,敦实的力与美,此时罗中立的画笔下充满了激情的表现,开始显露出大师风范。

《躲雨的农民之二》这幅作品创作于1995年,正是罗中立第二个阶段绘画风格的代表作,在题材的选择上仍然是罗中立所钟爱的大巴山乡民的生活场景,但是在表现形式和技法上有了很大的转变。

画面描绘的是一个在大巴山风雨欲来的前夕,一对大巴山农民夫妇在树下躲雨的一个场景,这幅作品的画面中已经不再有写实的环境和背景,对人物也不再是现实的描绘,整幅作品使用的是艺术家作品中常见的蓝灰色调,以相近的深深浅浅的蓝灰色调变换着丰富的色彩,以飞扬粗犷的射线状的笔触,刻画了倾盆暴雨的急骤,画面远处急骤的闪电,还在拉着磨盘的老牛,树枝上栖息的鸟儿正在睁着惊恐的眼,一对在树下躲雨的大巴山农民夫妇,用具有表现主义的夸张却有力的笔触,突出了丈夫胳膊的粗壮,妻子也是体格强壮的人物造型,头披衣服坐在簸箕上,并带有些无奈的眼神,一条惊恐万状的小狗匍匐在身旁,既突出了人物形象的敦实淳朴,人物丰富的层次和肌肤纹理,也使整幅画面栩栩如生,传达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和真实的生活感,描绘了大巴山农民夫妇平凡生活的一幕。

FOLLOW US.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