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画像

1951年

油彩 画布 裱于木板

51.5 x 43 cm

签名右下:席德进 1951.8

预估价
4,500,000 - 7,500,000
1,163,000 - 1,938,000
150,500 - 250,800
成交价
22,800,000
5,906,736
761,777

羅芙奧台北2013春季拍卖会

639

席德进 (台湾, 1923 - 1981)

自画像


Please Enter Your Questions.

Wrong Email.

来源:
得自艺术家赠与,1981年8月2日

展览:
「席德进逝世十周年纪念展」,国立故宫博物院,台北,1991

图录:
《雄狮美术》月刊1981年6月号,图版,页27
〈席德进的弥留之夜〉,《台湾日报》,1981年8月5日第八版,黑白图版
《雄狮美术》月刊1987年2月号,图版,页139
郑惠美,《山水.独行.席德进》,雄狮图书股份有限公司,台北,1996初版,彩色图版,页34
陈秀珠撰、李明明教授指导,《席德进(1923-1981)人物画研究》(艺术学研究所论文),台湾,2002,彩色图版,图47,页47
郑惠美,《心灵镜像:把同性之爱嵌入画框》,今艺术,台北,2003年9月号,彩色图版,页191

附艺术家亲笔字条

赏析:
爱尔兰作家王尔德曾说:「自恋开启一生的浪漫。」浪漫是艺术家最重要的特质之一,艺术家几乎都是自恋的,他们必须自恋,而艺术家的自恋往往展现于自画像里。回溯西方美术史的历程,文艺复兴时期兴起人文主义,重视人的内在与价值,于是开始出现「自画像」的绘画类型。艺术家们观看世界的角度,转向他自己,通过绘画中的脸与身体来观看世界,同时也向世界展现艺术家自己。

历史上多位艺术大师透过「自画像」让人窥见他们内在的独白,观众站在自画像之前,宛如展读他们的个人传记。美术史上最著名的自画像,以十七世纪荷兰大师林布兰最受推崇,他一生画过百幅以上不同材质的自画像。还有十九世纪的梵谷、高更、塞尚、莫内,都曾完成过脍炙人口的自画图像;二十世纪的画家更多,包括罗特列克、莫迪里亚尼、夏卡尔、毕加索、达利、芙烈达、培根、安迪.沃荷等等,他们的自画像众所周知。中国早期画家的徐悲鸿、潘玉良;台湾的陈澄波、廖继春、席德进也分别都留下历史的见证。

人物画的表现一直是席德进的专长,早年以为名人肖像闻名。当然,他的自画像亦成为华人艺术的经典。目前已知他自己的肖像油画像仅有四幅:一幅绘于嘉义中学任教时期,时年28岁(1951);两幅绘于40岁那一年(1963),还有一幅画则是在即将迈入50岁(1972)时所完成。

席德进在四川求学阶段,图画成绩或美术比赛常常取得第一,表现极为出色。1948年自杭州国立艺专毕业时,总平均成绩为全校之冠。他勤于作画习作,绘画的根基熟练扎实。同年随国军迁徙至台湾,于省立嘉义中学担任美术教师。

此幅1951年的《自画像》是席德进最早期的一幅油画自画像,那是他28岁时青春洋溢的模样,透露着未被世俗所驯服的自信与傲气。从早期照片的发型分线,可以发现这幅画是揽镜自照后的自画像,俊美的脸庞带有阴柔与忧郁的特质。众所周知,席德进是台湾最重要的现代艺术家之一,同时也是一位同志名人。熟识的友人明白他的性向,但生活在保守的年代里,他的情欲其实到底是被压抑的,不被接受的爱让他深感痛苦。

台湾艺评家郑惠美曾在席德进的传记中如此介绍这幅画:「一九四八年来台后,在嘉义中学当美术老师的席德进为自己青春的岁月留下一张《自画像》(一九五一),清秀俊逸的脸庞,白皙细嫩的肤色,优雅细致的托腮姿态,挑逗挑情的斜视眼神,与他当年俊美的照片,如出一辙。自画像似乎隐藏着他的自我耽溺与沉醉,透显他同志情欲的存在想象空间。」(郑惠美,《献祭美神:席德进传》,联合文学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05,页291)

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以自己为对象模型的同性恋者,自恋是寻求同性恋情的开始,自恋的特质也是为了隐藏无法公诸于世的同性情欲,为自己的情欲留下见证。1948年席德进离开家乡后,一方面想逃避家中长辈擅自安排的婚事,另一方面也效法高更当年到原始大溪地开辟新人生,他同样渴望到南方的热带岛屿体验艺术桃花源。在台湾四处旅行走访热带美景固然令他目眩神迷,然而白色恐怖的时代氛围,年轻画家的自由心灵受到桎梏,平凡贫穷的日子亦令他又感到苦闷。他想趁青春尚未消逝之前,到台北寻觅不一样的风景。当时,他的作品获选送巴西圣保罗双年展参展,有无数未竟的梦想等待他去追寻。在1951年的《自画像》里即描写了他的自我陶醉与年轻炽热的复杂心情。

在1951年《自画像》的作品里,主角身穿黑色长衫,十分帅气自信。以四分之三正面像,凝视着镜子里的画家自己,也凝视着观众。画中的眼神非常迷人,席德进在其中投射自我的内在情感与灵魂。受到毕加索蓝色时期风格的影响,整幅画显露多感、神秘的特质;塞尚式的厚涂笔触,显得自然率真。画中的人物还以粗犷的轮廓线条强调其精神,乃是受到过去恩师林风眠的提点,「用线去表现物体,而不是去追求光影的变化」。在此幅油画中诠释出洗炼、简约的特色,又有纤细柔美的古典调性。青年席德进从西方传统中寻求自我的美感实践,融入其自恋热情的特质,充满个人的魅力。

此幅记录28岁青春的《自画像》一直留在席德进的身边,整整有三十年,直到生命的尽头,可见其重视之程度。席德进于临终前夕,特别央请管家将一幅油画自画像送至病房,用颤抖的手交代后事,写下:「油画中送自像一幅,给一个最好友XXX留念。席德进最后笔迹,8月2日,1981」。纸条中的名字正是现在此幅画作的主人,他是画家生前最重要的友人之一,珍藏此幅《自画像》超过三十年,两人的情谊深厚令人动容。现有的收藏家因年岁渐长,盼能割爱给知晓席德进艺术价值的有缘人,让大师的风采延续永存。






1981年8月2日星期日下午一点钟,L君从台中乘火车北上,准备前往台大医院探视胰脏癌末期的老友席德进。不记得往返台北探病多少回,只是从席德进得病之后,他几乎隔周就北上陪伴,这一天在车厢里他的心情忐忑忧愁,从未如此的不安。四点钟左右,抵达台北火车站,拨了电话到医院去,管家高川说席德进大师想吃哈密瓜,他在西站附近找遍了水果店未果,突然想起席大师也爱喝甘蔗汁,于是匆忙买了一瓶就直奔医院919病房。

五点半左右席德进的病况非常不乐观,医生紧急进行输血,情况暂且缓和,其他友人陆续离开晚餐,留下L君陪伴着相识多年的老友,他口中的「老席」。他开始喂席大师喝甘蔗汁,但任性固执的大师坚持只肯喝东门买来的甘蔗汁,于是他托友人立刻去买他指定的甘蔗汁。

晚间九点,席德进声音微弱地要他打电话给高川,将一幅油画自画像送到病房来,一时之间他们不知大师的用意何在。后来席德进要他找出眼镜、签字笔与速写簿,示意要写字,然后双手颤抖地写下:「油画中送自像一幅,给一个最好友XXX留念。席德进最后笔迹,8月2日,1981」。纸上的名字就是L君的名字。看到「最后笔迹」四个字,顷刻间不禁潸然泪下。接着大师又翻开速写簿的一页,那是为自己设计的墓园草图,用极其微弱的声音说:「这件事就一切交给你了!」

席德进为了感谢挚友L君多年的赞助支持、照料陪伴,甚至要他接着处理身后事,难得慷慨地赠与他这幅28岁时所画的油画自画像,作为「最后的礼物」。夜里,席大师坚持坐在病床上,不愿屈服于命运摆布,不甘生命即将要结束。席大师和死神的拔河陷入危急,午夜十二点一刻,似乎多赢得一天,但终究还是撒手离去。8月3日凌晨,一代大师从此长眠,往事点点滴滴,恍如一场梦。L君是唯一目睹席德进离开世间的人。



席德进,台湾美术史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59岁未满的人生划上句点。他是早慧型的艺术家,儿少时即显露艺术天分,跟着母亲绣花、画花鸟,后以素描第一名考入重庆的国立艺专,成为杭州艺专林风眠教室的门生,1948年毕业时总平均成绩为全校之冠。同年离开中国来到台湾,曾任教于嘉义中学,成为职业画家,擅长人物肖像,自诩为「全台湾画像画得最好的」。1962年和另一位艺术大师廖继春应邀前往欧美观摩,体验艺术之都的艺术脉动,席德进长驻巴黎创作并举办画展,直到1966年才返国。

他的足迹遍布欧美十五个国家,见多识广,回国后成为艺坛名人,形成一股席德进旋风。席德进和外交官、文艺圈往来密切,善于交际,也和许多文人、画家都有交情。L君当时在台北读大学,家族世代从事教育事业,他年轻亦有文采,因缘聚会结识了大画家席德进,彼此雅好艺术、志趣相投,很快成为忘年之交。1967年,席德进曾以L君为模特儿画了一幅素描及一幅油画,留下友情的见证。

此后的十多年间,席德进每回到台中写生,L君都尽可能同行,在画家的指点下,他也开启艺术之眼。年节时,席德进常和他的家人聚会同享天伦,相处融洽。生病后,也聊许多平常少谈的心事。L君家族是中部的书香世家,喜爱文艺,跟在大师身旁,也渐渐收藏艺品、字画,十多年间累积了丰沛的收藏,其中包括赞助席德进而买下大幅水彩、彩墨与书法作品,还有请席德进代购的林风眠和关良的作品。



1981年时,L君和一群好友为席德进大师举办隆重的葬礼、建碑、筑墓园,并完成遗愿成立「财团法人席德进基金会」,将其毕生艺术心血送入博物馆美术殿堂。今年,正值席德进九十诞辰周年,有意为老友席大师尽点心力。L君适届从心所欲之龄,长年旅居海外,对于家中珍藏三十多年的艺术瑰宝,纵然万般不舍,仍决定割爱给知晓席德进艺术价值的有缘人,让大师的风采延续永存。

我们珍视收藏家L君与艺术家的多年深厚情谊,特别在6月2日的「罗芙奥台北2013春季拍卖会」收录「席德进艺术专拍─挚友的三十年珍藏」专题拍卖,将介绍23幅席德进久未曝光的艺术巨作,以及3幅席氏亲自鉴赏过的恩师林风眠与关良作品。此批重量级的艺术品何其难得,件件皆是精品,尤其推荐席德进「最后的礼物」─画于1951年的席德进《自画像》,为已知艺术家最早的一幅自画像油画,也是仅存的四幅自画像油画之一。

看着这批26件作品,L君能总如数家珍地回忆创作时的点滴与缘由:巨幅彩墨画《武陵》是席德进生平第二大的彩墨画,它是一幅印象之画。《秋意》是1979年途经清水沙鹿时看见老房子停下的写生之作;最后的礼物《自画像》、最大的行书书法《满江红词》曾被故宫借去参加席德进逝世十年纪念展;《蒋公嘉言录》 对联则悬挂在挚友所主持的学校校长办公室内,特别具有时代意义。

感性浪漫的席德进曾在自己的画里题上名句:「鲜艳还给季节,芬芳还给土地,姿态还给风雨。」意境优美,传诵至今,画家的人生观呼应了印度诗人泰戈尔的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若秋叶之静美」的咏叹。一生坚持守着艺术的席德进,饮尽生命的苦泉,照见艺术的甘醇,留给世人的美好而隽永的艺术瑰宝。「席德进艺术专拍─挚友的三十年珍藏」殊为难得,艺术爱好者不可错过。(文/陈惠黛)

FOLLOW US.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