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2.2005

2005年

油彩 画布

97 x 195 cm

签名右下:无极 ZAO

签名画背:ZAO Wou-ki 97 x 195 19-févrie 2005

预估价
75,000,000 - 95,000,000
19,481,000 - 24,675,000
2,525,300 - 3,198,700
成交价
75,360,000
19,523,316
2,519,559

羅芙奧台北2012春季拍卖会

176

赵无极 (华裔法籍, 1920 - 2013)

19.02.2005


Please Enter Your Questions.

Wrong Email.

来源:


玛博洛画廊,纽约

展览:


「第三十七届巴塞尔艺术博览会」,苏黎世玛博洛画廊,巴塞尔,展期自2006年6月14日至18日

图录:


荷西‧佛瑞奇,《赵无极:作品、著述、访谈》,巴黎,阿赞出版社,2007,图版,页134(法文版)

荷西‧佛瑞奇,《赵无极:作品、著述、访谈》,巴黎,波利格拉法出版社,2007,图版,页134(英文版)

荷西‧佛瑞奇,《赵无极:作品、著述、访谈》,巴黎,波利格拉法出版社,2007,图版,页134(西班牙文版)

作品将收录于筹备中之编年目录

附艺术家之妻梵思娃.马凯开立之原作保证书


赏析:

赵无极的绘画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他是法兰西学院美术学院院士,法国政府赋予艺术家最高荣誉的肯定,重要博物馆都有典藏他的创作。探讨现代东西方的抽象艺术史,无法不提他的名字。他在国际艺坛的成功,带领中国后起艺术家对抽象画的追寻,足以被誉为抒情抽象的先行者。法国《世界报》的艺评家菲利普.塔尚(Philippe Dagen)曾以「漂浪者」(a vagabond)形容其人其画,点明了这位中国画家在西方画坛的奋斗历程。


旅居法国的赵无极一开始的绘画是属于西方的,渐渐地向归中国,早期画面的构成紧密,后期作品则较为空灵。他过去认为,画满是容易的,画空则要困难许多。而一生几乎奉献给艺术,赵无极对于媒材的运用熟练,已能随心所欲,达到「反虚入浑」、「气韵生动」的境界。在追求太虚画境的漫长过程里,他早已简化了画面上的中法文签名,将空间留给色彩与构成,笔随心意游走,或疾或徐,舒缓自在,无处不显绘画大师的潇洒气度。


1980年代以后,赵无极的绘画风格有显著的变化,增添温润逸秀的特质,例如1985年的知名油画钜作《4.4.85》与1986年的《向马蒂斯致敬》,融入更多中国水墨画的意境,呈现艺术家恢弘宽阔的气度。随着时间的历练与心境的转移,1990年代后油彩愈用来愈稀薄,色彩高妙、轻盈,具渗透性,艺术家此时追求空灵悠远的绘画心灵空间。


千禧年过后,赵无极依旧创作大尺幅的画作,甚至是双联幅或三联幅的巨制,作品彩度较高。2004年加拿大蒙贝里耶的法布尔美术馆举办名为「致敬」的赵无极专题展览,展出多幅大尺寸或联作油画向艺术前辈、故旧友好或爱情致意,件件脍炙人口。其中不少创作都完成于千禧年后,最受到关注的两件三联作:《向李欧佩乐致敬23.10.2003》及《向梵思娃致敬23.10.2003》。此后,赵无极仍继续创作大尺幅的画作,例如2005年的《向塞尚致敬06.11.2005》双联幅作品,以及2006年完成的《向尚.雷马利致敬15.04.2006》单幅大画等。尽管年岁已高,风格依旧老辣自信,用笔甚至更为大胆奔放。


赵无极年届八十时曾经说过:「我不怕老去,也不怕死亡,只要我还能拿画笔、涂颜料,我就一无所惧,我只希望能有足够的时间完成手上的画,要比上一幅更大胆、更自由。」只要还能创作,画家就能放手大开大阖,尽情地去画。


艺术评论家丹尼尔.阿巴迪(Daniel Abadie),曾任法国现代美术馆策展人及网球场国家画廊前馆长,他认为多数人仅关注艺术家的早年创作,咸认后期作品多为重复旧作。阿巴迪以毕卡索为例批评此类观点之谬误。据了解,1970年毕卡索后期作品在法国亚威农展出时,被当时知识分子讥为老态龙钟之作。然而它们启发了1980年代初期新表现主义,成为前卫艺术的先行者。数十年过去后,毕卡索的晚期画作如今被誉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图像之一。


阿巴迪如此评述赵无极千禧年后的创作,他说道:「近几年,或许是他不再需要向任何人证明什么,他采取华丽冒险,以最意想不到的解决方式完成一幅画。甚至构图上有时也是意想不到的。当然不是每次都能成功,但是当他办到时,结果往往非常强而有力。在他的生命后期,自由已经成为一种推动力。这种欲望将他拉回竞赛位置,要去冒险,尽管每件事情他都已经达成了。赵无极近期作品迷人之处,在于他在画过去从未画过的,他知道如何画,然而他仍持续重新创造绘画。


作品《19.02.2005》为赵无极完成于2005年的横幅形制大画,色彩以蓝、紫、褐、红、澄等浅色调为主,洋溢华丽的愉悦感。一如赵无极其他的晚期作品,《19.02.2005》融入艺术家充沛的情感与温柔的沉思,令人联想起他于2003年献给妻子的《向梵思娃致敬23.10.2003》。而作品《19.02.2005》描绘更多的轻柔若有似无纤维性线条,以及书画常见的皴法斑痕,它与1960年代反覆出现的激烈敏感的情绪不同,所欲表达的内涵增添了温情与灵逸,缓缓召唤着青春年岁对大自然的记忆怀想。


1958年以后赵无极不再为抽象画标上画作题目,除了少数的「致敬」系列作品,几乎都以完成日期当作画题。不过,千禧年后赵无极不再坚持,他不再担心画题会局限观者去欣赏抽象画,2004年开始回归到1954年舍弃的具象绘画,偶而为某些作品标示题目:例如《红枫树》(Erabe rouge)、《风景─山的故事》(Paysage - Histoire sur montagnes)、《兰花》(Orchidée),一直到《汉代寺庙》(Le Temple des Hans),符号象征愈来愈明显,甚至接近完全的具象。


作品《19.02.2005》尽管仍以日期为题,符号的提示较以往的作品更具体而微,丰富的抽象结构,宛如描绘花朵盛放的一座自然的大花园,明丽的色彩展现春天般的活泼气息。赵无极向来擅长表现富丽的色彩变化与诗意抒情的光辉,融合中西艺术的精髓,成就出赵无极个人风格强烈的抽象表现绘画。在此作品中,艺术家运用开阔华丽巨大的格局,飞舞奔放的线条,勾勒出悠扬的自然乐音律动。生命美好的感悟在此尽情展现,满怀至情至性的情感,大胆又有自信地挥洒出无限的想像空间。


FOLLOW US.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