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草系列

2007年

油彩 画布

70.5 x 200 cm

签名右下:曾梵志 Zeng Fanzhi 2007

预估价
3,400,000 - 5,000,000
13,940,000 - 20,500,000
435,900 - 641,000
成交价
3,840,000
14,769,231
492,940

羅芙奧香港2011秋季拍卖会

068

曾梵志 (中国, 1964 年生)

乱草系列


Please Enter Your Questions.

Wrong Email.

赏析:

曾梵志已跻身成为最具才华、最受尊敬和最著名的中国当代艺术家。他和张晓刚、岳敏君以及刘小东等人常常竞相创造中国当代艺术拍卖的最高价格。曾梵志独特的个人主义画风和张晓刚、岳敏君、王广义和蔡国强的标志性作品一样广受赞誉。但其他画家的成名大多因为某个特殊的主题、主旨、象征或技法,而曾梵志则是靠他众多主题和概念的全部作品和油画笔法,特别是乱草画法的运用。


曾梵志1964年生于湖北武汉,1993年移居北京。来到北京之前他的创新精神和独特魅力已经使他在中国当代艺术界占有一席之地,他的作品在海内外所有主要的新兴当代集体画展中亮相,并很快在国内外开办了众多个人画展。1992年他的作品参加了在广州举办的「90年代中国艺术双年展」,1994年参加了中国美术馆举办的「艺术批评家推荐作品展」。在1993至1994年间,参加了在伦敦玛勃洛画廊举办的「中国新艺术」大展。曾梵志数次参展,借此向全世界发出了一个强有力的声音,宣布了一颗前途无量的艺术新星在冉冉升起。1995年他的作品参加了在德国汉堡国际前卫文化中心举办的「从国家意识形态出走—中国新艺术」展,同年在西班牙巴赛隆纳圣莫妮卡艺术中心参加「1979年以来中国前卫艺术展」。1996年他的画作在国内外众多展览上展出,包括在中国美术馆和香港艺术中心举办的「首届中国艺术学术邀请展」、在德国波昂艺术馆参加「中国!」巡回展。曾梵志在中国当代艺术领域占有核心地位,在几乎所有主要的中国当代美术展上都有其作品出现。最近的展览是2011年在义大利格拉西宫举办的「世界属于你」展览。


1990年曾梵志在家乡武汉湖北美院校内举办了首次个人画展。1995年在香港汉雅轩画廊举办了「面具之后」曾梵志油画个展。1998年在上海香格纳画廊开办了「曾梵志:面具系列」画展,并在北京中央工艺美院举办了「1993至1998曾梵志作品展」。曾梵志最早的个人画展是2004年在韩国阿特塞帝画廊举办的以「摘掉面具」为主题的个人画展,以及在新加坡斯民艺苑举办的主题为「面」的画展。此后在纽约、伦敦、巴赛隆纳、巴黎以及中国的大城市都陆续举办了画展。2010年曾梵志的作品在保加利亚首都索菲亚的外国艺术国家画廊展出,成为第一个在前东欧集团国家开办个人画展的中国画家。


在陌生而令人畏惧的世界里的异化、疏离、孤寂,这是曾梵志众多作品的主题之一。在中国当代艺术家中,曾梵志的个人主义风格独树一帜,他把内心最深层的情感和创造力倾诉在画布空间内。曾梵志和很多常常选择政治波普或愤世嫉俗的现实主义画风的当代画家不同,这些画家着眼于当今中国社会,而曾梵志总是把目光聚焦在充满威胁和恐惧的世界中,体现个体和自身的心理和焦虑。中国传统艺术的具象表现主义关注自然和万物,几乎不以个体作为主要的表现对象,几乎没有肖像画的历史,因此曾梵志对人类个体的心理、情感和心灵状态的关注在中国绘画历史上更显特别。


曾梵志于1960至1970年代在湖北武汉度过童年,当时文化大革命正如火如荼,而他性格敏感,深受当时社会混乱和不合理的影响,所见所闻让他的心灵深受伤害,这段生活也为他今后的艺术创作提供了很多主题思想。他最具代表性的「面具系列」也源自那一时期,当时很多人为了自保必须掩盖真实的自我。曾梵志当时是个普通学生,也因此收到迫害,甚至一度被逐出中学课堂。他所经历的疏离感在他的艺术创作中随处可见,但曾梵志也是个顽强的青年人,他不曾佩戴传统的红领巾,这也进一步加重了他的焦虑和疏离感。他在艺术上的天赋最终让他在1980年代用画笔实现了他所有未能实现的梦想,包括成功、成就、收入和尊敬,但唯一不能弥补是他童年的经历。


进入湖北美术学院学习后,曾梵志马上被德国表现主义所吸引,在这里的学习对他的作品和绘画技巧造成了终生的影响。他吸纳了这一重要的欧洲艺术运动的技法和色彩为己所用,找到了表达自己最深层感受和体验的方法。曾梵志的创作总是一种情感的体验,他对自己的作品是这样评价的:「我是别无选择,因为我就是喜欢画画。我的作品只是我擅长的表达方式,是表达我的生活的最好方式。我的创作道路一开始就这样,到现在还是怎么画快乐就怎么画。」他最早的两个系列作品「协和医院」和「肉」就源自他童年的经历,但却是表现主义让他获得了处理这样惊心动魄的主观体验的方法,通过扭曲和强烈的肉质颜色的使用,在画布上再现心灵的骚动。


移居北京后曾梵志创作了「面具系列」,他也因成为当代最著名的画家。表现世故的都市人的肖像作品中,人物都戴着面具,把真实的自我掩盖在虚无和令人生厌的生活背后。在1990年代末曾梵志创作了「人物系列」,人物悬浮于空洞的空间,表情扭曲,表现出曾梵志的个人情感。紧接着他又创作了「肖像系列」。曾梵志对于他的这一连串创作表示:「有时候变化是下意识的。我从没有对外说过我会改变自己。实际上我一直在用自己的思想作画,所以已经画过的,我便不会重复。


这幅佳作出自曾梵志近期创作的「乱草系列」。灰暗的山坡上层层叠叠色调灰暗的野草在画布上狂乱地伸展着生命,整个场景似乎充满了野草的激情与活力,具有极大的视觉张力。开始时,表面的扭曲和紧张感让观者难以进入景色,但很快就会感受到画面所表现出的作者的内在心理。圆形的山令人想到大脑,而强有力的乱草则表达了内心愈加深刻的骚动,正像混乱的心灵中悸动和迸发的思想。画面以黑色和灰色为主,但并没有显示出完全的绝望感,相反却蕴含着希望和救赎的可能性。乱草中夹杂的蓝色、绿色和红色的线条似乎喻示积极的思想在打破混乱无序的心灵。山和乱草被日落天空的白光包围,曾梵志在他生活的这个时期似乎要说明尽管内心世界存在阴暗和不祥,外面的世界却并非那么令人恐惧。


曾梵志使用自由流畅和下意识的的乱草画法在画布上倾泻心绪和情感,增添了作品的力度和感情。他同一只手拿两支笔,就像操持一双筷子,一支处于三个手指的牢牢掌控之下,而另一支则夹在另外两个手指之间,几乎处于失控状态,只是随着第一支笔运动,从而画出预料之外的痕迹和线条,创造出混乱狂放的笔触。第一支笔受理性控制,第二支笔则如同狂野和无意识律动的情绪,作者就这样创作出体现心灵状态的抽象风景画。


曾梵志的笔法创造出融合了逻辑性和无理性的新的表现主义语言,正像两支画笔同在一只手中一样,逻辑的思想和下意识的直觉情绪化思想并行。线条力度直透画布,表现出乱草的混乱特性,令观者叹为观止,更让人联想到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的抽象表现技法。


FOLLOW US.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