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11.67

1967年

油彩 画布

65 x 100 cm

签名右下:ZAO无极

签名画背:ZAO 30.11.67

预估价
20,000,000 - 40,000,000
4,762,000 - 9,524,000
625,000 - 1,250,000
成交价
21,600,000
5,214,872
669,352

羅芙奧台北2010春季拍卖会

147

赵无极 (华裔法籍, 1920 - 2013)

30.11.67


Please Enter Your Questions.

Wrong Email.

来源:


史提夫与南西.鲍尔收藏(直接得自艺术家本人)

私人收藏,亚洲

展览:


「赵无极绘画展」,旧金山美术馆,旧金山,展期自1968年5月8日至6月16日

赏析:

1970年赵无极的首部传记在法国正式出版,这项消息标志出画家的艺术成就已获得肯定。在此之前,法国电视台刚刚于1969年制播了赵无极的艺术专辑,受日本国立现代美术馆邀请举办展览,加拿大蒙特娄当代美术馆亦刚刚举办生平的第二次回顾展,此间各地的展览邀约不断。赵无极认为从1960到1970年十年间的创作已见到具体的成果。而许多艺术评论家也对赵无极1960年代的抽象画给予佳评,他的知名度达到前所未有的佳境。


法国美术史学家索里耶—赵无极首部传记的作者,当年问起赵无极对色彩的品味,赵无极的回答是:「我喜欢所有的颜色!」接著又问:「哪些是主色?」「都没有。我没有偏爱的颜色,我对颤动特别有感受力。」此一简短的回答说明了赵无极其绘画风釆的祕诀。色彩不必然是他画里的主旨,光的跃动才是。他更关注画里的空间,而颤动的光与色,确立了1960年代赵无极的抒情抽象绘画面貌。中国山水画有上述的传统,赵无极意识到东方绘画的精要,以及巴黎古典绘画与当代抽象表现主义所带来的影响,因此他说别人服膺于一种传统,他服膺两种传统。


台湾艺评家萧琼瑞则从情感发抒来看待赵无极的绘画,他认为赵无极的作品记录了生命的起伏,以及生活中的种种情感变化。他指出赵无极在1960年代特有的「纤维般线条」,形成此阶段的特色之一。尽管有时面对精神的苦闷,内心的恐惧与纠葛,赵无极的画作大抵都是洋溢著和谐、自由与向上升扬的精神。他写道:「1960年代的作品,是以黄褐色为主调,散发著一种金铜色的光芒,一些细腻、尖锐、又带点神经质的纤维般线条,在昼面土自由的挥洒、组合,摆脱题材、法则的限制,一切遵从内在的要求。赵无极呈显一个深邃,富有动力、荒原中透露著华丽的世界。」(节录自《中国巨匠美术周邗-赵无极》,锦绣出版,台北,1992,页18)


异乡耕耘的辛劳挫折,情感的波折苦闷,种种生命上的试炼实在难以与外人道。只有在面对自己的艺术,面对画室的画布时,才肯畅所欲言,直接地表达,因此1960年代赵无极的绘画洋溢强烈、澎湃的情感,带有浓浓的哲学思考。


同窗老友吴冠中曾经说,赵无极抽象画之面貌给他的印象如鲲鹏展翅,也正是流星出现在天空中的幻觉。「......说是姜老的辣,七十年代前后赵无极的画面一变早期的秀丽,泼辣了起来;浓郁中透射出神异的光,沧茫中闯入了巨人的脚印......」(吴冠中,〈赵无极的画〉,《望尽天涯路:吴冠中回忆录》,万象图书,台北,1992年3月初版,页223)


楚戈观察赵无极的作品,令他联想到荒寒的野趣,也有一些开放的花朵浮雕在重叠的深林一般的平面空间。「翻读他的画页,只见:旷野寂寥,河海翻浪,山泉奔溢,衰草低徘,悬宕生苔,古壁斑驳,春花泛紫,夕晖嗽金,无处不是自然的情境。」(摘自楚戈〈自然之真相〉一文)


赵无极融合了中西艺术精粹,他的艺术无论就东西方艺评家的观点,皆能认可他不凡的才情。而一位在国际艺坛能享盛誉的艺术家,他的成功绝非侥幸,偶然。


此幅油画《30.11.67》完成于1967年秋冬之交,此时赵无极在巴黎发展已近20年,个人风格已然成熟确立。该作品虽是抽象画,然而就其采用的色彩与构成形制来看,令人联想起大自然的景色-江海的联想。近景刷过深棕色,其中层层叠加不同的色调:墨绿、深蓝、淡紫、粉红,富有变化感,交错著许多纤细的线条,表达著画家深藏内在的情绪。左方的蓝色,成为整幅画的视觉焦点,提示出那彷若海洋的象征,大面积的粉白色像是捲起的海浪,与深棕色相互辉映,一柔一刚,阴阳调和。画家运用熟练的色彩铺陈,细腻而有节奏性的组合,使观者欣赏之余,彷彿聆听潮音回荡,予人开阔悠远之感,此画为赵无极1960年代少有的宁静之作。


FOLLOW US.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