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11.74

1974年

油彩 画布

60 x 73 cm

签名右下:无极ZAO

签名画背:ZAO WOU-KI 30.11.74 60 x 73 cm

预估价
7,800,000 - 11,000,000
1,835,000 - 2,588,000
238,500 - 336,400
成交价
15,600,000
3,759,036
485,075

羅芙奧台北2009秋季拍卖会

099

赵无极 (华裔法籍, 1920 - 2013)

30.11.74


Please Enter Your Questions.

Wrong Email.

图录:


尚.雷马利,《赵无极》,艺术圈出版社,巴黎,1986,黑白图版,编号465,页342

皮耶.戴,《赵无极:1935-1993作品》,意得与卡兰德,伯恩,1994,彩色图版,页124

赏析:

《30.11.74》为赵无极1974年完成的作品,粉色大地笔触舒缓悠扬,深色处层次分明斑斓,画布间蕴藏温润真挚的情绪。此时他逐渐地走出丧妻的哀痛,结识了梵思娃(Françoise Marquet)他未来的人生伴侣。此时的笔触已不见1960年代那般激越高亢的风格,对色彩的掌握益加沉稳、内敛,纤维线条的痕迹仍旧保留,弧状的线条则带有毛笔柔性的特色,整体布局转趋轻盈开阔,不禁让我们联想起中国水墨的留白,除非深谙水墨精神的华人,无法完成如此轻盈飘逸的绘画空间。


多位艺评家皆认为,1973年起赵无极进入了另一个艺术的阶段。自中国探亲归来、「重拾水墨画创作」无疑是关键性的影响。赵无极在自传中提起这一段转变的过程:「我知道,从1973年开始,我的画风变了,因为我的朋友常常这么说,尤其常常这么写,也许这时我成熟了,过去累积的努力,有了成果。一切都变得容易多了。我也知道,我愈来愈爱画,愈来愈有话要说,也愈来愈怕自我重复。我画我的生活,但也想画一个眼睛看不见的空间、一个梦的空间,一个使人永远感觉和谐的所在,即使用的是充满矛盾力量的不安的形式。每一幅画,从最小的到最大的,都是这梦的空间的一部份。」(参阅赵无极、梵思娃著、刘俐译《赵无极自画像》,艺术家出版社,台北,1992初版,页147)


1948年赵无极抵达法国,初期为避免有取巧之嫌,担心掉入所谓的中国水墨趣味,加以对于油画的狂热,使他完全遗弃了水墨画。1972年赵无极遭逢巨变,妻子美琴病逝,哀痛逾恒根本无心作画。当画家面对油画布,本需要做足准备,需要高度的专注力,当时他没法思考或继续作画。然而,绘画同时也是疗癒心灵的最佳良方,尤其是他曾经最熟悉的信手涂涂画画。偶然间他拿起了毛笔纸墨,童年时的经验竟然慢慢浮现,毛笔的柔软,纸与墨的相互温润、包容,恢复了赵无极绘画的力量,虽然此次的水墨经验很短暂,内心深处仍有稍许疑虑。不过,当再次面对画布时,他已重新找回内在的平静,也发现新的作画方式,再次扩展了他的绘画天地。因此,1973年以后的油画,竟也产生不同以往的温润情调。


1974年开始,中国水墨画对赵无极而言不再仅止于是一种技巧的磨练,或是无法作油画时的休息、消遣,他扫除了记忆里曾有的罣碍疑虑。重拾中国水墨,丰富了赵无极原本早已成熟的绘画形式,色彩更富丽明亮,光影线条柔和,恢复宽阔的画幅,在油画里添加了水墨的晕染感,追求更高远细腻的和谐感。可以说,《30.11.74》是一幅宁静的心灵风景,赵无极借著绘画也走进了另一段新的生命旅程。


此时赵无极的人生进入成熟阶段,中国易理、老庄思想,屈原、李白、杜甫的诗意,乃至于米芾、范宽的山水画,他再度归梦于年轻时代接受的民族文化素养,在巴黎他沟通了中西艺术的差异,使其谐和成为开人眼界的新视觉语汇,他毕生用心经营,彩绘出高妙的抽象艺术,终于使自己成为享誉国际的华人抽象艺术宗师。


FOLLOW US.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