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女赏花图

彩墨 纸本

68 x 69 cm

签名左下:林风眠
钤印左下:林风暝印

预估价
7,500,000 - 8,800,000
1,923,100 - 2,256,400
258,700 - 303,500
成交价
8,850,000
2,271,561
291,071

羅芙奧台北2008春季拍卖会

059

林风眠 (中国, 1900 - 1991)

仕女赏花图


Please Enter Your Questions.

Wrong Email.

来源:


席素华(冯叶的母亲,亦是林风眠的学生)旧藏

香港三槐堂收藏(得自上述来源)

图录:


周卫明编,《艺苑掇英第七十二期:三槐堂藏现代书画专辑》,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上海,2004,彩色图版,编号4,页3

赏析:
《仕女赏花图》彩墨画为林风眠的上海时期作品,创作时间约于1960年代左右,原来的收藏者是席素华女士,她是中国老一代建筑师与建筑教育界翘楚冯纪忠(1915年生)的妻子。冯家于1956年结识潜居上海南昌路的林风眠,席素华因雅好艺术,曾拜林风眠门下。林风眠还认当时年仅三岁的冯家女儿冯叶为义女,两家往来密切。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受监禁的林风眠也屡受席素华等人关照。1978年女儿冯叶跟随林风眠后,自上海迁居香港,照料其晚年生活。席素华与冯纪忠后来也移居美国。

艺术评论家郎绍君指出,林风眠于1960年代创作的仕女画,带有一种"简素中的迷人色感与现代感"。这种风格养成主要根源于中国陶瓷艺术,尤其是宋瓷官窑、龙泉窑那种透明颜色的影响,林风眠自述受到宋代艺术纯净、高雅的审美格调所影响。仕女可谓是林风眠上海时期的重要创作之一,女子常着古装衣饰为多,呈现艺术家的古雅偏好。"画法风格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墨笔勾勒,再染以墨、色者,其风格较接近于传统仕女;一类用彩墨画,有光的表现,肌体大抵用平涂,讲究统调,间以墨与白粉勾勒衣纹,大都刻画半具体半抽象的环境,营造一朦胧的情调。总的看,这时期的仕女画捕捉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美,并由姿情和气质传达出东方女性的温柔娴雅、清淡秀媚、如诗如梦。没有'落花无言,人淡如菊'的感怀,却可以寻出'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老传统的影响。其形式感与情调的创造,与画家吸取宋瓷的透明性、纯洁感有关,但所画仕女的迷人彩色、现代感和秀美神韵,应来自画家的心理经验和遥远的青春记忆。"(摘录自郎绍君着《林风眠》一书)

《仕女赏花图》中背景简约而抽象,墨色晕染有致,素瓶插饰典雅白荷,予人诗意的联想;画中仕女含蓄端坐,气质高雅,捻花微笑,彷若东方美神之化身。画家在画面中力保中国传统美学的笔墨趣味与深邃意境,但因早年留学欧洲,受西方艺术思潮的影响,致力于改革中国画,因此构图的形式或布局,都可见西画的取向。在色彩方面,水墨、水粉和水彩的结合,复合的表现形式丰富了中国画的表现力,彷若音乐中的协奏曲。尤其敷以白粉勾勒,使得画面充满光线的印象,传统美学中融入现代感,林风眠的仕女画在近代中国艺术家中风格独树一帜。

评论家丁羲元曾以'林风眠论稿'一文探讨林风眠的艺术及影响。他认为当代中国在色彩与构成方面能超越前人,林风眠有其开拓之功劳。林风眠承继了海派绘画的传统,不断地绘写出"色彩的诗"。丁羲元写道: "他的色感强烈而丰富,爱好大块重色,原色,重重迭迭,从堆砌中求美。他由早期的'白',到中期的'黑',发展为晚期的 '红'。'早白',仍注重于线的流美,以勾描淡彩,画面多留空白...。"在此,丁羲元指出了白色与淡彩是林风眠早期艺术的特点,文革之前的上海时期,林风眠渡过一段清淡的隐居生活,妻女移居巴西之后,往来间多是画友、学生,经常在报刊中发表美术看法,此阶段偶有油画创作,大多勤于练习画仕女与风景彩墨画。只可惜文革抄家前夕,两千多幅水墨画心血亲自毁弃,除了赠与友人与学生幸而留存者,后人根本难有机会一窥其奥。据悉,林风眠画遍千余幅仕女画,不满意的作品随即丢弃,才逐步养成林氏仕女画风格。

相较于香港时期,林风眠上海时期作品存世稀少,《仕女赏花图》堪称其中上乘之作。加以席素华女士与香港三槐堂之知音鉴赏,更显其弥足珍贵。


FOLLOW US.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