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寶石山保俶塔之風景

1928年

油彩 畫布

80 x 129.5 cm

簽名左下:陳澄波1982

預估價
44,000,000 - 55,000,000
10,864,000 - 13,580,000
1,400,400 - 1,750,500
成交價
49,600,000
12,068,127
1,554,372

羅芙奧台北2016秋季拍賣會

330

陳澄波 (台灣, 1895 - 1947)

西湖寶石山保俶塔之風景


Please Enter Your Questions.

Wrong Email.


圖錄:
《台灣美術全集第1卷:陳澄波》,藝術家出版社,台北,1992,黑白圖版,頁211
《行過江南–陳澄波藝術探索歷程》,台北市立美術館,台北,2012,黑白圖版,頁36

賞析:
陳澄波,一個歷史上獨特的身影。身為出生在台灣的第一代華人西畫家,他的才華與獨立思考精神,以融匯中西的美學觀點直探造形本質,畫風樸實厚重中蘊藏著熱切的活力。他不但在近代藝術史上走出一道獨特的軌跡,與台灣、日本、中國緊緊交纏的生命,亦是二十世紀亞洲歷史中一則充滿了奮鬥、理想、熱情與美的傳奇。繪於1928年陳澄波首度拜訪西湖之旅的《西湖寶石山保俶塔之風景》,即標示了藝術家生命裡深具意義的一頁篇章。

出生於1895年二月,陳澄波尚在襁褓中的同年五月,中國即因中日戰爭失利而將台灣割讓予日本,自此台灣進入為期50年的日治時期。成長於日治時期的台灣,陳澄波深切地體認身到身為殖民政權下的二等公民,需要的不是向命運低頭,而是奮力實踐理想,以實力贏得尊嚴。他自小懷抱著遠大的藝術夢想,就讀國語學校時即渴望至日本深造,但因顧及家境,1917年畢業之後選擇先擔任教職,7年之後,年近三十歲的陳澄波終於前往日本,並順利考取東京美術學校繪畫科。與陳澄波同時期在東京深造的林玉山曾在〈與陳澄波先生交遊之回憶〉一文中寫道:「陳先生白天上美校,晚上又要往本鄉美術研究所繼續研習素描,不論風雨寒暑從無間斷磨練用功。⋯⋯又每逢星期天或祭日例假,他都不參加不必要的遊樂,一定帶了畫具跑到效野寫生⋯⋯」(《雄獅美術》,1979.12,頁20)。強烈的榮譽感與不懈的努力,讓在台灣未有機會習得太多油畫技巧的陳澄波在東京的短短幾年之內進展快速,加上高度自覺,逐漸發展出個人獨特的風格。來到東京的第三年,也就是1926年,陳澄波即以《嘉義街外》一作入選當時日本最具權威的「帝國美術展覽會」,是台灣以油畫作品入選該展的第一人,而他自東京美術學校繪畫科畢業之後,繼續升上該校研究科深造,此間畫藝多受肯定,亦與來自中國的藝術家王濟遠等人結為好友。

1928年,陳澄波前往中國大陸,遊歷杭州西湖與上海,親身體會歷代以來啟發無數文人雅士的江南風景,激發了無比的壯志雄心,創作了多件畫作,當地畫友特地為他舉辦了「陳澄波西子湖紀念展」,歡迎這位才華洋溢的青年藝術家。《西湖寶石山保俶塔之風景》即是陳澄波完成於此次旅行的大作之一,藝術家以橫幅的構圖鋪陳出西湖著名的風光,畫中緩緩起伏的寶石山環繞著波光碧綠的湖水,山上有著蔥鬱的樹林、蜿蜒的山徑與錯落其間有著白牆紅瓦的屋宅,共同譜出一片色彩豐富、和諧愉悅的風光。右側拔地而起的保俶塔,是西湖著名的風景名勝之一,將我們的目光引領至白雲悠遊其間,明媚清朗的天空。而西湖上,綠色的山景與房屋倒映於波光瀲灩的湖面,蘇堤橫跨於山水之間,簡約大器的線條與波光粼粼的湖水相映,優雅動人。一艘小船泛舟於湖面上,盡攬青山綠水、湖光山色,令人好生羨慕。

就在畫下此作的隔年,陳澄波自東京美術學校研究科畢業,並應聘到上海新華美術專科學校擔任西畫系主任,與陳抱一、汪亞塵等一同為當時的莘莘學子帶來藝術的新觀念與激盪。《西湖寶石山保俶塔之風景》在陳澄波的藝術生涯中,既標示了日本深造之成就,亦代表藝術家的愛國之情,有著極其重要的歷史地位。1947年,陳澄波的生命在時代的動盪之中倉促地劃下休止符,《西湖寶石山保俶塔之風景》一作亦消聲匿跡,如今,數十年來首度公開現身,實屬珍貴。

FOLLOW US. 關注我們